三极管在应用前的电路调试
三极管全称半导体三极管,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。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,也用作无触点开关。三极管在进行电路调试时,为了更好地把握特性及与之相匹配的电子镇流器参数,应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则,即:先做整体,大方向的初调;再进行细致、全面的综合调试;最后再做一次微调。
初调:用调压器逐渐从0V加到220V(可再高),(注意:不要直接接通220V),观察启动情况:若难启动,可用手轻触灯管,感应启动;若不启动,可将磁环初级线圈减少1-3圈;若还不能启动,可将磁环次级线圈增加1-2圈;若不能用加次级、减初级线圈的方法来解决启动问题的话(如温度上升过高),可适当减少谐振电容的容值,如将10n换成8n2或6n8; 4n7、3n3、2n7改成2n2 等,视其情况而定。注意:因电路正在初调阶段,不可直接加入220V电压,以防电路参数不匹配,导致烧坏。
综合调试:经过初调,220V时启辉、三极管温升等主要参数达到基本要求;但并不是理想参数。因此要结合高、低压启辉情况,高、低压工作时三极管温升情况和高、低压冷热冲击情况来进行综合调试,调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在联系。触发型电路及普通完整电路调试时应减小基极、发射极电阻、谐振电容值,加大泄放电容值、加次级线圈,减初级线圈时,启辉性能会变好,但三极管温度可能比较高(指180V到260V其间的三极管温度)。增大基极、发射极电阻、谐振电容值,减小泄放电容值、减次级线圈,加初级线圈时,启辉性能会变差(或无法正常启动),但三极管的温度比较低(指180V到260V其间的三极管温度)。
特殊电路,如双电解延时启动电路的不完整电路,加次级、减初级线圈时,启辉与上边刚好相反(主要是可能停振),其它则都相同。在此调试基础上,想要高压开关时不崩三极管,关键要调节磁环初、次级线圈的比数,调节过程中,开关电压要从220V、230V、240V……280V逐步加压,进行开关实验,直到280V时开关能正常通过为止。
掌握好上边几点关系,调试实验时要相互兼容,反复实验,调出一个比较理想的参数。即:保证启辉电压不高于130V(最好110V以下,以保证在低温下(0℃以下)、或高温时(80℃以上),当磁环、电感磁特性、灯管参数变化时,仍能正常启动;保证工作电压在170V-250V内,灯正常工作时,三极管温升不超过100C(外测) ;保证250V-280V之间能正常启辉工作。在以上三个保证的基础上,才能进行模拟批量开关实验。即:280V电压下连续插30-50对三极管,进行开关时应无一损坏。否则就重新调试。重调时,可适当放宽三极管温升要求,即:不一定要求三极管温度必须要达到最低程度,以保证高压(280V)开关无损坏。
微调:用上面确定的参数来点亮第二只相同的节能灯,在两只节能灯的对比之中,观察两灯的差别,找出其温度、启辉有不完善的地方,然后视其某一方面,将三极管b、e或be间的电阻做小范围的更改,一般而言基极选用5.1-10Ω、发射极选用0.5-1.5Ω,be间与二极管相串的电阻选用5.1-10Ω为好。在最后确定了参数以后,若嫌功率小,可将电感磁芯采用加厚垫片的方法来提高2-3W的功率,这对于新参数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。

相关推荐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