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壳断路器不能倒进线的原因是什么?

知识百科 我爱方案网 · 2022-10-10

一、断路器  

 

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、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、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。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,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,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。  

 

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,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,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,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,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。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。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。  

 

二、断路器的进线方式  

 

断路器的作用是切断和接通负荷电路,以及切断故障电路,防止事故扩大,保证安全运行。而高压断路器要开断1500V,电流为1500-2000A的电弧,这些电弧可拉长至2m仍然继续燃烧不熄灭。故灭弧是高压断路器必须解决的问题。  

 

吹弧熄弧的原理主要是冷却电弧减弱热游离,另一方面通过吹弧拉长电弧加强带电粒子的复合和扩散,同时把弧隙中的带电粒子吹散,迅速恢复介质的绝缘强度。  

 

一般的断路器是不可以倒进线的。如果非要倒进线,那么断路器的性能将降低,比如短路分断能力会降低(这和断路器内部结够有关,上进线时表示电源经连接板、静触头、动触头、软连接、保护系统、连接板这样的顺序,下进线正好相反。反进线的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时,灭弧能力降低)。  

 

塑壳断路器

 

如果是带过载、短路保护的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(漏电断路器)的接线,它们也只能上进线,而不能下进线。这是因为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脱扣线圈是装在靠近负载侧,上进线时,脱扣器线圈在发生漏电时,它使断路器跳闸,因为动静触头打开,动触头处无电压;如果现在改为下进线,发生漏电动作后,断路器分闸,从原负载端(因下进线负载端成了电源端),至脱扣器线圈及动触头处均有电压,如果线路电压有浪涌现象等故障,就会烧毁线圈,使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失去应有的功能。  

 

一般断路器是竖直安装或水平安装。竖直安装是要正向安装的,就是我们看断路器正面的文字是正向的,头朝上的。如果反过来装,我们看断路器正面的字就是倒着的,通俗的说就是头朝下了,这样的安装又是不允许的。  

 

如果是带过载、短路保护的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就更不能从下方进线了。  

 

如果是微型断路器,是不能从下方进线的,不然就没有保护功能,只能当隔离开关用。  

 

如果是塑壳断路器,一般的国产产品不能从下方进线,只有少数名牌厂商的部分规格可以,如常熟CM1的部分规格。  

 

三、塑壳断路器不能倒进线的原因  

 

1、结构原因  

 

对塑壳断路器来说,上进线表示电源线经过联接板-静触头-动触头-软连接-保护系统(双金属元件或发热电阻元件和电磁铁系统)-连接板;而下进线则是电源线-连接板-保护系统-软连接-动触头-静触头-连接板。  

 

下进线时,如果开断短路电流,电弧虽然大部分进入灭弧室,但总有一部分带电的游离气体向动触头连接部分移动,某相的游离气体与相邻相带电体接触,就可能发生相间短路。另一方面,断路器即使成功地开断短路电流,但因是下接线,保护系统、软连接、公共转轴一直处于电源电压下,将使绝缘件老化,也可能产生相间爬电等事故。  

 

2、恢复电压的原因  

 

所谓恢复电压是指断路器开断短路电路的过程,加在动静触头之间的电压。只要电弧经过拉长和驱入灭弧室,使其受冷却,提高电弧电阻和电弧电压,且电弧电压大于恢复电压时,电弧才能被熄灭。恢复电压分有稳态恢复电压和暂态恢复电压两种。  

 

暂态恢复电压有两个重要参数就是振荡频率f和过振荡系数rfr越大,触头间的电压增大速度也越高,电弧的熄灭就更困难。而振荡频率f则与线路的电感、电容和电阻有很大的关系。下进线因为有一大串的元件,电感、电容。电阻相对于上进线要高很多,所以它的暂态恢复电压也高很多,熄灭电弧很困难,常常引起击穿而电弧重燃。

 

关于我爱方案网

 

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,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。找方案,上我爱方案网!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,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。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,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,按要求交付PCBA、整机产品、软件或IoT系统。更多信息,敬请访问http://www.52solution.com


相关推荐

文章评论